来源:经理人杂志 来源 销售与管理 前不久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年1-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的统计数据。其中,金银珠宝成为了同比增速最快的品类,同比增速高达98.7%。 正所谓,盛世收藏,乱世投资。在逐渐回暖的零售消费领域,金银珠宝再次成为了投资的热门首选。 在珠宝界,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周大福、周生生、周六福、六福、周大生......等等“周氏”品牌。除了周大福和周生生,其他品牌都是蹭“周”姓的“山寨”品牌。 周大福和周生生被称为珠宝界的“少林”、“武当”。在珠宝江湖,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鼻祖。 从金铺赘婿到鲨胆大亨的郑裕彤 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贫寒家庭的郑裕彤,年仅15岁就被迫辍学,投奔到父亲好友周至元的店铺当伙计。 这个店铺,就是“周大福”金铺。 早期的周大福金铺 金铺有特殊行规,不知根知底,老板是不轻易收学徒的。初来乍到的郑裕彤,在金铺里只是负责扫地擦桌,洗厕所倒痰盂,没有资格接触黄金首饰。 不过,郑裕彤谦虚好学,每天做完杂事后,都会主动向师傅们请教珠宝生意的门门道道。 有一次,周至元让郑裕彤到码头去帮接一个朋友。在等候的人群里,郑裕彤听到身后一位南洋商人向旁边的人问:“到哪里可以兑换港币?” 他马上回过热情地说:“到金大福金铺可以兑换,保证价格公道。”对方看到他还挺老实的样子,便跟着来到了周大福的金铺。 就这样,郑裕彤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金铺生意。 半年后,郑裕彤成为正式学徒,很快掌握了经营店铺的要领,而且他对黄金珠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十分痴迷钻研。 他常常利用上下班时间去“看铺”。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“走店”,对竞争对手进行市场调查。 按行规,学徒需要在金铺学习至少3年才能出徒,而聪明加努力的郑裕彤,很快就独立接活,在日常经营管理方面也日渐娴熟,未满3年就晋升为金铺主管。 而郑裕彤也通过了周至元对他的“考察”,将自己17岁的女儿周翠英嫁给他,成为“周大福”的“赘婿”。 郑裕彤周翠英夫妇 有了“赘婿”的左膀右臂,金铺生意越来越好,周至元决定在香港开设金饰珠宝分行。 21岁的郑裕彤,带着妻子,揣着2万元现金和24两黄金,在香港的皇后大道中号开设了“周大福”的金饰珠宝分行。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站稳脚跟,郑裕彤首创“四条九”的新工艺策略。当时金铺都是“九九金”,即黄金成色为99%。有人甚至以“九四金”和“九五金”当“九九金”卖,极少能做到成色99.9%的“三条九”,更不用说含金量99.99%的“四条九”足金成色了。 要知道,每卖出一两黄金,就要亏几十块钱,卖得越多,亏得就越多。而郑裕彤却认为,几十万的差价,是千金难买的广告。这样一来,周大福很快树立起了品质口碑和效应。 思维活络,又善于学习他人所长,短短几年,郑裕彤经营得有声有色,分行增加到11家,很快就成立了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——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。 郑裕彤对行业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和观察力。 在多次聚会饭局上,他看到不少身份显赫的西方女士,大多佩戴高价值的钻石饰品。看来钻石饰品是个趋势。根据国际惯例,想拥有批购钻石的资质,必须持有“戴比尔斯”牌照。 而全世界只有张“戴比尔斯”牌照。而获得这个牌照有多难?业内人士这样调侃:“比从天上摘星星还难”。 不过,郑裕彤没有被吓退。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出资买下一家陷入财务危机的南非钻石加工厂。 要知道,这是一家拥有十多张“戴比尔斯”牌照的工厂!于是,郑裕彤顺利拿到了从事钻石批购业务牌照,成为了当时香港最大的钻石进口商。 上世纪70年代,整个香港每年的钻石进口量,有30%都来自周大福。据坊间传闻,周大福曾经花费5.5亿港元拍下一枚粉钻,令全球瞩目。 郑裕彤改变了珠宝行业的传统经营,让香港的金铺不再是单调的黄金白银,掀起了外来游客到香港购买钻石的强劲风潮。 虽然“珠宝大王”加冕,周大福荣登香港三大金行之一。 不过,仅仅靠黄金珠宝生意,还不能让郑裕彤成为与李嘉诚、何鸿燊齐名的超级富豪。 他豪掷1.37亿港元,从太古洋行买下九龙、尖沙咀“蓝烟囱”旧址,新建新世界酒店、丽景酒店和购物中心,全面向地产业进军。 郑裕彤被外界称为“鲨胆大亨”。 在郑裕彤年退休时,周大福成为了一个涵盖珠宝、酒店、百货零售、能源交通、基础设施等行业,市值亿的庞大商业帝国。 不同于其他几位富豪,郑裕彤在自己尚未退休就把孙辈推到台前。因为郑裕彤的两个儿子,郑家纯和郑家成,在继承能力上没能达到郑裕彤的要求。郑家纯在担任新世界董事总经理期间,热衷于激进收购,结果债台高筑。让郑裕彤不得不重新出山,又再掌管了20年。而郑家成却“不爱江山爱美人”,对继承上亿家业不感兴趣。郑家成和邝美云恋爱4年,都谈婚论嫁了,还劈腿蓝洁瑛。结果蓝洁瑛因为闺蜜插足,也没能嫁入郑家豪门。 后来成了疯婆子,因病去世,也够惨的。不过,邝美云郑家儿媳没做成,却成了郑裕彤的干女儿。郑裕彤给邝美云传授投资技巧,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,帮助她在地产和珠宝行业的发展。 在邝美云珠宝店开业时还亲自到场站台。 既然两个儿子都扶不起,郑裕彤不得不从第三代中物色接班人。起初被郑裕彤看好的是二房长孙郑志恒。然而,郑志恒在情感上也相当混乱。女友闹自杀,情人争抚养费,被桃花债折腾得焦头烂额。而郑家纯的儿子郑志刚、女儿郑志雯,才是真正继承了爷爷的商业经营头脑和胆识。 郑志刚被称为“网红企业家” 郑志刚毕业于哈佛大学,如今全面接受周大福集团产业。 他不仅帮助“新世界百货”成功上市,还投资创办艺术购物中心K11。 抛开其他资产不算,仅仅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的总市值,就已经超过了亿港元。 郑志刚计划在年前,在全国九个城市建成29个K11。 和花边绯闻缠身的叔叔不一样的是,郑志刚感情专一,30岁就娶了香港海产大王的女儿余雅颖。 而且郑志刚乐于慈善,他与非盈利机构“要有光”合作,以象征性的1港元租金,捐出香港平方尺地皮兴建公屋,帮助那些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。 郑志雯是郑裕彤唯一的孙女,如今新世界酒店集团的掌门人。在她掌管新世界酒店后,仅五年时间就从8家增长到40家。 逐渐熬过疫情寒冬的周大福集团,商业帝国将如何发展壮大,就看郑裕彤的第三代孙辈了。 另外,郑裕彤生前早就对家族财产分配进行了周密安排,所以,在郑裕彤去世后,并没有上演豪门财产争夺的大戏。 与周大福跌宕起伏的TVB剧场版故事不同,周生生家族因品牌所有权纷争,也曾上演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。 在14位继承者中脱颖而出的周永成 你一定想不到,周生生的创始人周芳谱,原本只是一个乡村私塾的教书先生。而周生生第三代继承者周永成,曾经只想当一名“程序员”。 周芳谱不但做过老师,还行过医。弃医从商后,他在顺德开了一个小小的金铺,起名“周生生”。寓意“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”,财源滚滚,代代相传。 周生生的第二代继承者,是周芳谱两房夫人分别的三个儿子,其间的暗流涌动让周芳谱颇为伤神。 为公平起见,周芳谱让两房太子爷,分别以“粤港澳周生生珠宝金行”和“周生生珠宝金行”各自经营。他还立下遗嘱,子孙后代可沿用“周生生”品牌经营,但不得出售,不得让外人加入。 可随着周生生珠宝生意越做越大,两房都想将“周生生”这个品牌据为己有。在闹得最凶的时候,甚至撕破脸面,对簿公堂。 后来,法院最终判决,两房儿子都可以使用“周生生”的注册商标。这场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品牌所有权“拉锯战”,才得以平息。 其实真正让“周生生”品牌发扬光大的,是周芳谱偏房的三个儿子,周君令、周君廉和周君任。 周君廉 抛开两房内斗门不说,这三兄弟其实非常团结。他们从顺德到澳门,再从澳门到香港,开设了周生生的众多金铺。三兄弟还将金铺成功转型,扩宽主力经营的货品,包括钻石、翡翠、珍珠,还有劳力士、帝舵等名表。年,周生生成为香港首家上市黄金珠宝公司,而38年后周大福才刚刚上市。周氏家族的第三代共有14个继承者。在这14个人中,周君廉的儿子周永成,才智最为突出。但最开始周永成并没有直接进入家族企业,他远赴美国留学创业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空。周永成没有选择商科,而是选了在当时还很冷门的计算机,先后进入IT、房地产等行业。 就在他事业进入上升期的时候,父亲周君廉向他发出了回国接手父辈家族事业的指令。周永成接棒后,带着周生生,成为了行业内最早完成电子化的珠宝行,从产品设计到店铺设计往年轻化迭代。周永成的经营管理方式非常务实且温和。 外界评价他:“愿意信赖别人,也愿意给他们机会”。 有家族成员想进入周生生,周永成首先考虑的是:有什么才干,周生生是否需要这个才干。 既平衡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,还将过去家族企业保守的用人机制,向开放的方式过渡。 前一周,周生生曾一度以超5%的涨幅,领涨香港零售股。根据公告数据显示,年度,周生生的公司营业额为.32亿港元,同比下降19%。 珠宝和钟表零售在内地收益为86.86亿港元,同比下降10%,其中黄金饰品同比下降23%。 不过,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,跌幅逐渐收窄,在下半年期间,销售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。而周六福和六福两个“山寨”周氏珠宝,也“蹭”出了一席之地,“蹭”出了不错的业绩。 周六福与潮汕兄弟 “周六福”的
|